2月4日,县医院介入治疗科正式开诊。中科大一附院(原安徽省立医院)马礼坤主任、县卫计委主任王锋、院领导方书法、邓亚东共同为介入治疗科揭牌。
当日,在马礼坤主任指导下,成功为5名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并为其中3名患者成功植入支架。标志着县人民医院介入诊疗技术迈出历史性的一步,“介入时代”正式到来。
不用开刀,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以往,这些先进的技术只能在一些大城市的大医院才能实现,而现在,在县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这些愿望也都成为了现实。
刚刚结束造影手术的胡老今年81岁,得知检查结果很理想,胡老开心的说:“我是前年去合肥做的支架手术,这回不用去外地,真方便!而且还有省里的专家支持,心里也放心,效果还这么立竿见影,真好!”
所谓介入治疗,就是指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不用开刀暴露病灶,直接在血管、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在已经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DSA血管造影机可以说是一台救命的机器。在我县,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到合肥、武汉等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存在就医不便,医保报销额度少,费用剧增等问题,也有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尤其像患上心肌梗塞的病人,急救时间非常关键,部分病人因转送辗转,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据介绍,县医院介入导管室总面积260平方米,配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GE品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该机采用GE公司最新一代高速宽带数字化平板探测器,显著降低了全影像链量子噪声,最大限度利用了X光效率,大幅度减低了X线剂量,能捕捉到最大量的信息,使检查图像更清晰、层次更丰富,为肿瘤性、血管性疾病,特别是细小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可能。医院与中科大一附院马礼坤技术团队长期合作,借助专家技术支持,先期重点开展心血管介入,逐步拓展业务范围。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服务,既省去了劳苦奔波,又在经济上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占书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