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人民医院神经疾病诊疗中心成功完成首例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为一名复杂性眼段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精准“拆弹”。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应用,不仅填补了县内复杂位置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空白,更标志着该院在脑血管疾病诊疗领域迈入精准医疗新阶段。
68岁的张女士(化名)因持续眩晕、步态不稳就诊,检查发现其右侧颈内动脉眼段藏匿一颗直径10mm的宽颈动脉瘤,且伴有子瘤,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眼段动脉瘤位置特殊,毗邻视神经及眼动脉分支,传统手术创伤大、风险高。面对高龄、基础疾病多、解剖复杂等挑战,医院迅速启动MDT多学科诊疗(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介入治疗科、内分泌科),经全面评估后,决定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栓塞术,以最小创伤化解危机。
手术在介入导管室内精准展开,借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精准定位,清晰勾勒动脉瘤形态与血管走形,将3.5×20mm血流导向支架精准释放于载瘤动脉,覆盖瘤颈,重塑血流方向,同步填入1枚弹簧圈,加固“双重保险”,进一步降低瘤腔破裂风险。全程仅需股动脉穿刺微创入路,术后即时影像显示支架贴壁完美,分支血管零损伤,30分钟化解致命危机。患者麻醉苏醒后即返回病房,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神经功能完全正常(mRS评分0分)。
神经疾病诊疗中心二病区副主任吴佩丰介绍道:“与传统支架辅助栓塞相比,血流导向装置通过高密度网孔设计,使瘤内血流速度降低95%以上,从源头阻断动脉瘤生长,并促进血管内皮自然修复,实现生物学治愈。该技术尤其适用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眼段等复杂位置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复发率低的显著优势。”
立足县域,守护脑血管健康“生命线”,县人民医院神经疾病诊疗中心始终走在区域技术前沿,现已常规开展急性脑卒中取栓术(24小时绿色通道),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复杂脑动脉瘤栓塞术,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等。此次血流导向装置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县域及周边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家门口”的高品质医疗选择,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周慧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