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太湖,一张看不见的“健康网”正在悄然守护着城乡居民的健康。“县域心电一张网”于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这个山区县用科技编织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智慧医疗体系,极大缩短了急性心梗患者的黄金救治时间,书写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医改新篇章。
全力搭建“救心桥”。心血管疾病成县域“头号杀手”,急性心梗死亡率高。以前,该县基层心电诊断能力薄弱,偏远山区的患者往往错失黄金救治期。但2024年,小池镇65岁陈先生(化名)从突发胸痛至达到太湖县人民医院介入室,从入院至血管开通(D-to-B)时间仅用时38分钟,成功得到救治。扭转这种局面的正是该县“心电一张网”的全面铺设。该县以县人民医院为核心,搭建覆盖10家乡镇卫生院及所辖村卫生室的县域心电诊断中心。该中心的智能网络系统实现了基层完成心电图采集、智能AI系统5秒内自动完成危急值预警,县域心电诊断中心收到心电图后3分钟内便可完成远程诊断。
AI赋能“心大脑”。太湖县“心电一张网”的智能网络系统采用三级等保认证平台,保障了数据安全传输,实现了与医院HIS系统实时对接。同时,该系统的智能预警系统可自动识别 ST 段抬高、室颤等高危心电图特征,预警准确率达98%。另外,该系统搭建的AI质控体系,通过自动检测问题,使重采率下降了 60%,且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
系统上线后,该中心累计完成远程诊断8464例,成功预警急性心梗23例,基层误诊率下降,转诊耗时缩短,大大节省了医保基金。
基层救治“加速度”。自“心电一张网”项目开展以来,该县县域心电诊断中心24小时实时、高效地进行远程心电判读,将打通救治患者“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承诺贯彻到底。
58岁朱先生(化名)因胸骨后疼痛在晋熙镇卫生院就诊,心电诊断中心3分钟内为朱先生确诊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县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同步开启,120急救车15分钟抵达现场。多学科协作,朱先生从入院至血管开通(D-to-B)仅用时40分钟,7天后康复出院。
春节前夕,家住弥陀镇65岁许伯伯(化名)因胸部不适至镇卫生院就诊,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县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弥陀院前急救站点120迅速转运,患者转运至县医院后直接进入导管室行急诊PCI手术,术后病情稳定并康复出院。弥陀镇距离县城相距70余公里,单趟车程近2小时,许伯伯得以及时救治,是太湖县院前急救站前移与“心电一张网”铺设的生动体现。
该县“心电一张网”项目仍在有序推进中,计划2025年10月前,新增20个村级网点并实现乡镇卫生院心电图机及动态心电监测设备全覆盖,明年3月份以前完成县域内乡镇、行政村心电服务网络建设,对接省级三甲医院远程会诊平台并建立复杂病例转诊通道,逐步构建全域协同救治体系。同时,中心分批次举办心电诊断规范化培训班,切实提升基层实操能力,并将质控结果纳入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考核。
太湖县无声的“心电一张网”,正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当65岁的陈叔叔在小池镇中心卫生院握住远程诊断医生的手,当乡村医生用便携设备救下突发心梗的刘爷爷,当县医院心电诊断中心的数据库依旧在马不停蹄地跳动,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新时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县域落地的生动实践。(宋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