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工作的最前线,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于病房中争分夺秒,全力救治与呵护每一位病友;更在忙碌之余,巧妙运用碎片化时间,在网络的浩瀚天地里,为病友精心搭建起一座温暖的沟通桥梁。他们,就是太湖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那群满怀热忱的医护人员。
忙碌日常,心系线上使命
在县医院消化内科,白天都被紧张忙碌的氛围笼罩。病房内,病友们眼神中满是对健康的渴望;门诊处,问诊队伍像蜿蜒的长龙;胃肠镜室里,仪器的运转声与医护人员的轻声安慰交织在一起。医生们每日要面对几十位被肠胃病痛折磨的病友,他们仔细地询问病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细节;拿起检查报告,仔细研判每一个数据;并努力为病友量身定制精准的治疗方案。他们常常忙得连喝一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可他们依旧面带微笑,用温暖的话语安抚着病友的心。病房中,护士团队像一群不知疲倦的精灵,轻盈地穿梭在一张张病床之间。
即便日常工作如此繁重,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却始终将网络另一端的病友放在心间。只要手机“叮咚” 一声,医患沟通群里的消息提示音响起,他们便立刻像听到冲锋号角一般,迅速切换至 “线上答疑” 状态,满心热忱地投入为病友服务之中。
专业解答,驱散心头阴霾
近日,一位长期饱受胃胀之苦的病友在群里焦急地问道:“我这药都吃了快一周了,怎么还是时不时胃胀啊,是不是这药不管用呀?” 群里消化内科的胡医生看到消息,立刻给予回复:“您先别着急,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些时间的。而且胃胀的缓解情况和您近期的饮食、作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您仔细回想一下,这几天有没有吃那些容易产气的食物呀,像豆类、碳酸饮料之类的。您把具体情况跟我详细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调整治疗方案,一定能让您尽快好起来的。” 这般充满温情且专业的解答,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成功驱散了病友心头的焦虑。
还有一位病友在群里咨询:“消化内科的医生您好,我父亲下星期一来医院做胃息肉手术,这样可以吗?他阿司匹林已经停了好几天了。” 消化内科的宋医生赶忙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应道:“可以的,您别担心。如果是星期一住院,我们就安排星期二为您父亲做治疗。您可以让您父亲星期一早上八点空腹直接到消化内科来找我们办理手续,到时候我们会全程陪着你们,您就放心吧。” 如此清晰又贴心的指导,让病友对即将到来的治疗不再恐惧,心中多了一份踏实。
饮食指导,传递康复曙光
在消化内科,饮食调理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群里常常有病友分享自己准备食用的食物,向医护人员寻求饮食建议。一位病友小心翼翼地问道:“章护士长,我肠息肉做完手术后快半个月了,能吃鸡蛋糕和面包吗?” 章护士长看到后,耐心地回复道:“肠息肉手术可以吃小米粥、牛奶、豆浆、豆腐脑、烂面条、鸡蛋羹、疙瘩汤这些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太多带渣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更是不能碰。您提到的鸡蛋糕和面包不是绝对不能吃,只是它们的营养相对没那么丰富,可以选择不吃。根据您目前的身体状况,我建议您少食多餐,多留意大便的情况,然后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 病友们按照这些指导调整饮食后,纷纷开心地反馈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无论是清晨病友发出的第一条咨询,还是深夜那焦急的紧急求助,县医院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尤其是该科室的主任和护士长,总是第一时间积极回应。他们就像永不熄灭的明灯,时刻照亮着病友前行的道路。他们默默地坚守,让这个医患沟通群成为病友心中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这种跨越时空的医患互动,不断书写着一个个感人至深、温暖人心的健康故事,让病友们在就医的漫漫长路上,不再感到迷茫与无助,始终被温暖与关怀紧紧包围。(蔡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