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6 点多,最早一班火车缓缓停靠在太湖站。一个背着双肩包的身影疾步穿过出站口,回县医院赶上今天的胃肠镜的白班 —— 这是该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段张伟在合肥进修期间第N次回县医院上班的缩影。
段医生在合肥某三甲医院进修,在进修的第二个月,他得知科室人员紧张,又面临胃肠镜诊疗高峰,为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他没有犹豫,当即向进修医院申请周末“弹性学习”的机会。获得批准后,他购买往返车票,正式开启他的“双城”工作模式。他每周五深夜整理完进修笔记后,就打车到合肥站乘上凌晨两点多的绿皮火车回太湖,想着 “把外面学到的真本领带回太湖,患者们就不用跑省城了。”
周六早七点半,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开门后,段医生有时顾不上吃早饭,边穿工作服边查看患者的病历。“刘大爷的肠道准备可能不充分,需要重点观察”“李阿姨紧张导致血压高,做好心理安慰”。段医生每个周末在县医院开展30余例胃肠镜及镜下息肉切除检查,每一台检查他都坚持多问一句病史,多看一眼影像。
“段医生做肠镜很认真,真像古代的妇女在绣花”,内镜中心护士长杨菲翻看段医生写的病历感叹。他的操作总是格外细致及温柔,一位八旬刘大爷因痔疮出血而对检查非常恐惧,他检查时匍匐在大爷的床边,用手比划着模拟肠道走向跟刘大爷说:“您看,我这个检查就像轻轻翻个身看风景一样。” 刘大爷在他的安抚下,心情逐渐舒展开来,不再对检查害怕了。
当周日最后一位患者推出诊室时,窗外已是暮色四合,他又要登上返程火车返到合肥了。在回城途中,段张伟医生刚在高铁上打开盒饭,县医院工作群里突然弹出一条消息:“3 床的刘大爷非要等你下周回来再复查”,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笑着用语音回复“没问题”。得到患者的肯定,段医生的心里暖暖的,这几个月的“跨城奔赴”是值得的。
在段医生的背包里,总有一本《内镜手术图谱》与一些简单的衣物静静相依,仿佛诉说着一位基层医者“双城记”的故事。每一次跨城往返,都是对生命承诺的践行;每一场精密诊疗,都是对医者初心的坚守。段张伟医生用脚步丈量责任,以仁心书写担当,在240公里的双城轨迹间,勾勒出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精神图谱。(蔡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