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人来到了县医院宣传科,向工作人员讲述了爱人的诊疗经过,并将自己写的一篇诗词赠给老年医学科的张志林医生。该诗词字里行间,既有对医生精湛医术的赞誉,也饱含对医护人员暖心照护的感激,是该科室医患情深的动人写照。
这位老人姓洪,是老年医学科病友马奶奶的老伴。前不久,63岁的马奶奶因反复发烧和身体乏力入院。入院时,马奶奶的体温持续波动,身体虚弱得正如老人诗词中说的那样“形如寒柳,弱弱由风”。同时,马奶奶还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难度较大。张志林医生接诊后,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结合老年患者生理特点调整了用药方案,并每日多次到病房查看马奶奶的病情变化。住院期间,洪爷爷一度十分焦虑,张医生耐心解释患者的病因,安抚爷爷的情绪,用“谦和心细从容”的态度赢得了家属的信任。经过8天的精心治疗,马奶奶的体温逐渐趋于平稳,最终康复出院。
“老树经霜力渐穷时,是张医生给了我们希望。”洪爷爷感慨道。为表达自己感激之情,他写下了《沁园春·赠张志林医师》一词,交给了县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在该篇诗词中“杏林春暖”“且夕阳无限,看彩霞红”等词句,既刻画了治疗过程的波折,更将县医院医生比作“华佗仁术”的化身,赞其以“施泉香桔井,扁鹊重逢”之术祛除病痛,让他们的晚年生活重新“放眼田园万象通”。
“这首诗词让我看到了医学的温度。”张志林医生表示,“老年患者治疗需兼顾生理与心理需求,家属的信任是我们医者最大的动力。”
“近年来,我们科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型医疗机构’建设,从慢病管理到多学科协作,从床边心理疏导到医患沟通培训,我们全方位优化老年患者就医体验。洪老爷子的这篇诗词将装裱在科室文化墙上,以勉励我们团队成员“察寒温、知疾苦”,用更贴心的服务守护老年患者的健康。”县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王小池说。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首传统诗词,让现代医学中的人文关怀熠熠生辉。当“老树经霜”的生命遇见“杏林春暖”的仁心,这场以信任为纽带的“治愈”,或许正是老龄化社会中最温暖的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