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医院神经内科独立实施了2例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手术的成功施行,填补了我县对脑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卒中中心”治疗水平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方法,为百姓健康再添保障。
现年80岁的潘爷爷,因视物模糊来院就诊,经检查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狭窄且伴有急性脑梗死,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医患沟通后,行左侧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手术顺利。该手术也是我县首例使用药物涂层支架治疗脑血管狭窄。
李爷爷今年76岁,因右侧肢体无力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经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经过积极的内科药物治疗后,仍有反复发作性肢体无力,经科室讨论一致认为患者手术指征明确,与家属积极沟通后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恢复良好。
脑动脉狭窄的危害不容小觑,狭窄处斑块脱落,顺着血流将远端血管栓塞造成脑梗死,导致偏瘫;狭窄处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造成脑梗,导致瘫痪;狭窄远端血流不足,导致大脑低灌注、慢性缺血,造成频发脑梗导致瘫痪或逐渐出现痴呆;狭窄继续加重逐渐闭塞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死亡。目前治疗脑动脉狭窄主要就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如果血管狭窄超过管径的50%伴随有相关肢体无力、头晕、言语含糊不清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综合判定患者需要做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介入手术治疗的主要优点是:针对血管狭窄进行直接治疗,在血管狭窄处放置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改善缺血,具有不开颅、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
据悉,县医院卒中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多部门、多学科团结协作,规范脑卒中院前、院内救治流程,畅通卒中绿色通道,于2020年6月被省卫健委授予“防治卒中中心”,2021年5月被授予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称号。县医院依托“综合防治卒中中心”优势,进一步加强卒中中心内涵建设,健全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救治体系,降低中风发病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和减少致残率。(甘雁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