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湖县人民医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疗科研 > 教学管理

大学生志愿手记:“仁心济世”,是诊室里每一次认真的倾听

发布时间:2025-08-29 09:11:06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12 次
【字体大小:

今年暑假,我穿上太湖县人民医院的志愿者红马甲,开启了从医初心的启蒙之旅——门诊导医工作。门诊大厅的喧嚣如潮水般涌来:自助机前的踟蹰、分诊台边的张望、诊室门外的忐忑,交织成医院的日常图景;而地面上醒目的绿色通道标识、饮水机旁暖黄的灯光、24小时值守的急救身影,这些无声的守护,如沉默的基石般稳稳托起生命的重量。

第一课:导诊台的宽度——从指尖到心尖的抵达

初到妇科分诊台,我便在忙乱中触到了服务的“棱角”。一位白发奶奶紧攥着身份证,颤声询问哮喘药该去哪里开具。我未及细想,便随手指向二楼呼吸内科。待大厅人潮稍歇,我才猛然记起:慢性病取药该去三楼!我心急如焚地四处寻找,却没见到老人的身影——直到她蹒跚着折返,我赶紧上前握住她枯瘦的手,愧疚几乎将我淹没。可她那句“孩子别急,你心是好的”,却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我满心的失落。这份沉甸甸的宽容,是医院赠予懵懂志愿者的第一份成长厚礼。

微信图片_20250828155358.jpg

门诊老师的叮嘱仍在耳畔:“对行动不便的慢性病老人,咱们得多上一份心。”从那以后,我的口袋里总备着纸笔,为迷路的患者细细绘制科室路线图;也终于读懂分诊屏上“慢病取药绿色通道”那抹绿色的深意——它不只是指引方向的路标,更是医院为孱弱生命劈开的“快速航道”,是对患者需求最温柔的回应。

第二课:候诊区的温度——一杯水的疗愈魔法

周一清晨的候诊区,人头攒动,空气紧绷得像拉满的弓。角落里,一位阿姨正双手捂腹、眉头紧锁,目光在叫号屏上焦灼地游移。我快步接满一杯温水递到她手中:“阿姨,下一位就到您了。”指尖轻触杯壁的刹那,她紧锁的眉间像冰河般骤然消融。午后她回来复诊,再次相遇时,她扬起的笑容如云破日出,瞬间点亮了沉闷的大厅。

微信图片_20250828155351.jpg

那一刻我忽然领悟:诊厅里静立的饮水机、分诊台玻璃罐中五彩的糖果、随处可见的“红马甲”、24小时畅通的“96526”便民服务热线……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小举措”,原是医院精心播下的点点星火。它们汇聚成光,悄悄将焦灼的等待,酿成了满是希望的微光之海。原来疗愈有时很简单,或许就始于一杯温水的温度。

第三课:诊室与走廊——仁心的具象与微光的交响

守在导诊台这扇小小的窗口,我得以窥见医者最本真的模样。妇科诊室内,杨医生的嗓音已有些沙哑,却仍一丝不苟地为患者筛选检查项目;即便遭遇患者误解,她先仰头轻轻叹口气,随即又俯身微笑,把晦涩的医学术语揉碎了讲,直到对方点头理解。诊室墙上“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字句,早已不是挂在墙上的简单格言,而是化作她与同仁们骨血里流淌的职业基因。

导诊台对面的走廊上,藏着更多温暖的细碎:保洁阿姨悄悄塞来的饼干、保安大叔那句“下班早点去食堂”的叮嘱,都裹着如家般的暖意;志愿者伙伴交接时清脆的击掌,便是一次无声的鼓励……这些点滴瞬间悄悄交织,汇成了医院最动人的精神图谱——原来仁爱从不在遥不可及的云端,它就栖在凡人掌心,藏在每一个托举生命、传递暖意的平凡时刻里。

结语:沐光前行,凡尘微光,永为北斗

临别前,我驻足凝望门诊大厅中心那幅“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画作。画中澄澈的湖光里,仿佛映照着我这些天见过的日常:病友服务中心的“红马甲”正弯腰帮老人整理药盒,分诊护士小心搀扶着孕妇放缓脚步,诊室门打开时患者眼底亮起的希冀……所有细微的声响与动作,仿佛都汇入了画中湖水的脉动——宁静而深沉,湖光之下,正绽放着朵朵莲花。

微信图片_20250828153512.jpg

原来“仁心济世”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是诊室里每一次认真的倾听,是导诊台前每一次耐心的指引,是紧紧握住颤抖双手的温度;医院的“湖润无声”,正是这万千细微善意的汇聚,如同一脉脉清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之舟。

这个暑假,太湖县人民医院的“仁心课”,终将成为我心中永恒的北斗。未来的从医路上,我会始终怀揣这份赤诚,以心为灯,去照亮每一段漫长的医学征途,去温暖每一颗需要关怀的心,去抵达每一个期待帮助的角落。(安徽医科大学 大学生志愿者:汪可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